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行业资讯-上海凡特实业有限公司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发布日期: 2019-03-06

       智能照明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通讯数据传输、电力载波通讯技术、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技术及节能型电器控制等技术组成的分布式无线或有线控制系统,在预设程序的前提下,根据一天内不同的时间、室外光亮度或该区域的用途来自动控制照明。

 

  智能照明系统的构成

  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我们可以把智能照明系统分为总线式以及以星形结构为主的综合式结构。总线式智能照明系统灵活性比较强,在民用建筑里应用总线式照明系统比较容易扩充,控制容易、简单,成本也比较低。星形智能照明系统的可靠性较高,能够及时诊断出线路的故障并及时排除这些故障,在这种系统里存取协议简单,传输速率也非常高。

  主要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有:

  1、中央集中控制

  通过中央监控计算机上定制的监控软件,给最终用户提供一个简洁清晰、操作简便的界面,达到对各个照明控制箱的参数设定、修改以及场景照明状态的监控的目的。

  2、灯光亮度的调节控制

  根据室内照度的变化自动控制灯具的开启、关闭或者变亮、变暗,使工作环境保持稳定的正常照明状态,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这个过程一般是通过调光装置、计算机 / 微处理器调光控制装置实现。此外,在灯具初始投入使用时,其提供的照度值会比照明基础设计中的照度标准值高20%~35%,通过调光控制,可以设定较低的初始亮度值。

  3、场景的营造控制

  用户可以预设多种场景,通过按键可以选择需要的场景。如会议室的入席场景、投影场景、会议场景、散会场景等,可以使灯光控制和会议系统的投影仪、幕布、电动窗帘等进行联动,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4、可预知时间表控制

  灯具的运行基本是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来进行的,从而配合上班、下班、午餐、清洁等活动,随着工作日、周末、节假日等规则而发生变化。可预知时间表的控制通常采用时钟管理器实现,并进行必要的设置来保证特殊情况(如加班)时灯能亮,以免活动中的人突然陷入完全的黑暗。

  5、不可预知时间表控制

  有些场所如休息室、楼梯间,人员活动经常是不规律的。这时可以利用人体红外感应器、动静传感器,实现在人进入时灯亮或切换到某种预置场景。在大开间办公室中,根据办公工位的设置,在工位的上方安装人体感应器,从而可以做到有人在工位时,打开相应的办公区域上方的照明;工作区无人时,照明是暗的或者设置在某时间段内灯具自动熄灭。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优势

  智能照明系统是提高建筑舒适度的重要措施,具有以下优势:

  1、促进节能减排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就是通过各种控制设备和元件实现对建筑内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区域的灯具的光照度的设置,这个过程节省了大量的能量,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2、促进光源生命的延长

  光源生命的延长可以大大节省人力资本以及资金。这主要是因为光源生命的延长及缩短了灯具的更换周期,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系统维修的费用。在照明系统中,光源主要有热辐射光源以及气体类放电光源。光源的寿命与电源电压的波动有很大的关系,合理地控制电网电压的波动是延长光源生命的重要措施。

  3、管理维护比较方便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管理以及维护方便简单。它主要以模块自动化为主,辅助以手动控制。相关的照明预置参数要结合照明实际进行调整。整个系统中信息的设置以及更换都十分地方便简单,建筑的照明管理和维护就比较简单。

  结语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在满足现代建筑中照明需要、提升照明环境品质的同时,还有效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照明系统的维护成本和运营成本。它的出现为人们营造了良好的照明环境,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建筑中应用智能照明系统是大势所趋。